close

距離上一篇文章的發佈,己經超過半年,陸陸續續也有許多朋友加入論壇,自己一直覺得內疚,但實在無法下筆,不是沒有時間,而是瑣碎之事太多,心情無法安靜沉澱下來整理資料,總算在三個颱風過後,溫室無損,也開始採摘出貨,雖然依然忙碌,總算有心情來總結一下將近一年的番茄之路。

 

我是個農業外行人,但受過理工邏輯的訓練,我相信只要方法對,一樣可以在這個行業成功,當然自己要努力,要不恥下問,要學習新知識,困難一定會有的,但成功也是可期待的;我追求的就是克服困難後的成就感。

 

廢話少說,言歸正傳,我的番茄事業第一步就是找地,這一個第一步花費我最長一段時間,總算是皇天不負苦心人,總算在埔里仁愛鄉租到一塊符合需求的坡地,海拔850公尺,勉強符合8001200公尺的高度要求。這地原本也種番茄,只是直接種在地上,至少地是平整的,不需要再整理,我只要搭建溫室就可以。

 

搭建溫室是個大學問,尤其它的價格可能佔據你投資成本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一定要用心處理。經過多方比價,請教賣肥料的、賣種苗的、賣椰纖培植袋的、賣滴灌系統的,因為我是他們未來的客戶,這些廠商一定會真心幫我,希望我做得好,而且他們消息靈通,總比我自己瞎摸索好;至於同行和建溫室的廠商,嘿嘿......你懂的。最後我溫室的成本約在一分地47萬左右,一甲兩分地總共花了六百萬,當然只是簡易溫室,依據一級嘴砲技術師大神的分類,這是設施不是設備,沒事,設施就設施,種出好番茄就是好設施,咱總不能學荷蘭人最後雙手一攤,叫你建個一兩億的泠氣豪華溫室,賣番茄不夠付電費和利息。唉,又跑題了!

 山間溫室

建好了溫室再來就是裝配滴灌系統。感謝主,山上原本就有水源,不需另外花錢覓水,花了兩萬五仟元買一個十噸大水桶,五百公升的肥料桶花了六千元,肥料桶外的過濾器也要六仟元,定時定量電子控制板大約六千元,然後接16mm,16mm管上接穩壓滴頭、四分頭,再接上45mm細管,5mm細管接上箭型滴片,就直接將水滴入椰纖培植袋內。從16mm管算起,後面所接的管線配件成本,大約每分地要17,600元,12分地花了26萬元。滴灌系統很重要,會直接影響番茄的品質、產量甚至存活,希望大家有心得能提出來共享,有問題能提出來討論,能夠讓滴灌系統發揮最大功能。

  穩壓滴灌組  

再來要花的錢是椰纖培植袋。我知道許多朋友在建完溫室後,寧願將作物直接種在土裏而不願再投資一筆錢做介質栽培。沒有錯,種在土裹也是會有收穫的,可是一定會一年不如一年,不但病虫害的風險要大上許多,產量也要比介質少很多,我手上的資料大概是每年每平方公尺介質栽培對上種在土裏的產量比是16公斤:3公斤,這是在台灣種植的資料,在國外差異更大,而一分地需400包椰纖培植袋,每袋市價80元左右,一分地需32,000元,12分地共需384,000元。

 椰纖栽培袋

所以這次種植番茄的硬體投資包括溫室、滴灌系統總共約為6,000,000+260,000+384,000=6,644,000 如果偷懶一些把它直接除以12,每分地的成本約為56萬,當然還有人工成本,目前仍無法完整統計出來,我從寬預估一分地一年約300,000元工資,所以第一年一分地成本是86萬,我預計的產值是一分地一年一百萬,當然還要看市場價格,市場價格我們無法控制,但產量如果能達到每平方公尺一年生產16公斤,則一分地(等於969.917平方公尺)可以有16 X 969.917 = 15518公斤,1,000,000元÷15518公斤=64元,以這兩年的市場均價,我的目標不難達成。

 

 

最重要的是第二年我的固定成本只剩下椰纖培植袋需要再購買,第一年56萬的成本在第二年有528,000不用再支出,也就是變成了利潤。所以第二年至少每分地會有50萬以上的利潤獲得。我知道每平方公尺年收16公斤在台灣不是太容易達成,但是長達兩年的跟隨觀摩,我確信這是可達成的,畢竟這樣的結果就在我眼前發生,所以毅然租了12分地來種植。

 

 

 

終於在收穫的時候了,我以為我的回顧會是感性抒情的,結果竟是滿篇的數字計算,真是不脫商人本色。也罷,希望等一年期滿清算,結果與期待不是差異太大。

 

arrow
arrow

    溫室蕃茄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